(文/朱道義 編輯/馬媛媛)被網(wǎng)友們戲稱為“酒替神飲”的大窯,將赴港ipo?
2025年1月20日,有媒體援引知情人士消息,中國飲料公司大窯正籌備最快2025年下半年在香港的IPO,目前正與咨詢機構接觸,預計募資規(guī)模多至5億美元。
消息還透露,因知情人士未獲授權公開發(fā)言。盡管目前仍在商討階段,交易的規(guī)模和時機可能會發(fā)生變化。
隨后,大窯飲品方面緊急回應媒體稱:“公司以經營發(fā)展為主,暫未考慮IPO(首次公開募股)事項,一切以官方信息為準?!?/p>
盡管IPO傳聞遭到否認,但可發(fā)現(xiàn)的是,如今的大窯已從區(qū)域走向全國,成長為一家集研發(fā)、生產、銷售為一體的現(xiàn)代化飲品企業(yè),并于近年來在產能、渠道、產品結構和品牌形象上進行全方位擴張。
據(jù)公司官網(wǎng)資料顯示,大窯汽水始創(chuàng)于20世紀80年代,最初由內蒙古的八一飲料廠生產,因源于舊石器時代遺址的“大窯文化”而命名。1996年,王慶東收購了該廠,并開始為品牌的未來鋪路。然而直到2006年,大窯品牌才正式推出,并在1990年末完成商標注冊。
自成立以來,大窯飲品打造了“大窯嘉賓”“大窯橙諾”“大窯荔愛”“大窯冰暢”等經典產品,開創(chuàng)了中國大汽水品類,同時持續(xù)完善產品矩陣,推出了碳酸飲料、果蔬汁飲料、蛋白飲料、能量風味飲料、茶飲料、水飲六大品類。
公司在內蒙古、寧夏、遼寧、吉林、安徽、陜西及山東投資建設七大生產基地。其中,內蒙古工廠位于陰山腹地,遼寧工廠靠近長白山,吉林工廠在大黑山附近,寧夏工廠位于賀蘭山脈,陜西工廠比鄰秦嶺山脈,山東工廠位于泰山腳下,安徽工廠在淮河上游岸區(qū)。各大生產基地分別對應華北、華東、華南、華中地區(qū)等城市群,有效減少物流半徑,輻射更大區(qū)域市場。
值得注意的是,在內蒙古高原起家的大窯飲品,早在2014年便開始啟動了全國化戰(zhàn)略布局。過去十年里,王慶東推動了多個省份的生產基地建設,并優(yōu)化供應鏈,逐步將市場覆蓋至全國31個省、自治區(qū)、直轄市,構建了超過百萬家終端渠道。
2021年,大窯迎來品牌戰(zhàn)略升級的重要時刻。其官網(wǎng)信息顯示,這一年大窯飲品制定了“大汽水,喝大窯”的品牌超級口號,致力于成為國民汽水引領品牌。2022年起,大窯飲品簽約演員吳京為品牌代言人,并通過央視黃金時段廣告、地鐵站、機場等多個媒介平臺進行全覆蓋的宣傳。
2023年末,大窯宣布開啟“北商南援”計劃,扶持大窯在北方的優(yōu)秀經銷商,在華南地區(qū)開發(fā)市場。這一戰(zhàn)略成功加速了大窯的全國化步伐,也為其在華南市場的快速增長奠定了基礎。
一系列戰(zhàn)略舉措之后,大窯汽水的發(fā)展局面或得到明顯扭轉。此前有媒體報道,2023年大窯的年銷售額達32億元,毛利率高達200%-300%。
此外,大窯飲品過去多次被傳并購或上市消息,但都予以否認。
2024年8月,針對“維維股份準備收購大窯汽水”一事,大窯飲品回應稱:“公司從未與維維股份有任何形式的資本接觸,也沒有被任何企業(yè)收購的計劃?!?/p>
2023年10月,針對或被可口可樂收購的傳聞,大窯飲品方面表示:“公司與可口可樂沒有過任何形式的收并購交流或接觸。作為一家純民營企業(yè),大窯飲品從未計劃,也不可能被外資品牌收購或控股?!?/p>
據(jù)悉,大窯飲品也已嘗試進軍海外市場,在蒙古、俄羅斯、東南亞、歐洲、韓國、日本等國家與地區(qū)開展出口業(yè)務。
晶捷互動創(chuàng)始人、品牌戰(zhàn)略專家陳晶晶指出,大窯飲品的名字源自內蒙古的“大窯文化”,因其獨特的地方文化特色而在西北乃至北方市場影響力較強。“但可以說,地方文化特色既成就了大窯品牌,也限制了它的發(fā)展。要在全國范圍內推廣,必須克服品牌差異化和市場教育的問題?!?/p>
對于大窯近日的上市傳聞,陳晶晶認為,“盡管公司已經否認了相關的市場傳聞,但若從其發(fā)展策略的角度來看,上市仍可能是未來的一個選項。尤其是如果公司想要加速擴張和全國化進程,需要大量的資本支持來布局渠道,同時為‘大窯’品牌賦予新的文化內涵,打開更廣闊的市場?!?/p>
還沒有評論,來說兩句吧...